上午,秦淮河畔,朱雀航旁,书市一如既往,热闹非凡。
书市边上,熙熙攘攘的街道旁,许多小贩摆开食摊,不时吆喝,招揽生意。
一身布衣的胡炜,此时坐在一处食摊旁,一边吃着小食“凉虾”,一边和摊主聊天。
摊主姓赵,家中排行第三,人称“赵三”,是个中年男子,瘸了左脚,走路时一瘸一拐,靠着摆食摊赚些收入,养家糊口。
“老赵,凉虾做得不错呀,生意还好么?”胡炜问,他也是做凉虾的好手,所以吃得出这凉虾用料不错。
“也就勉勉强强吧,如今买卖可不好做。”赵三说完,摇摇头:“和当年一样。”
胡炜明知故问:“我记着,你不是在东冶食堂有个摊位么?怎么,租金太高了?”
“嗨,不止是高,还得先使钱打点打点,才有资格缴租金。”赵三缓缓说着,面色平静,仿佛是说着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。
“自从李东冶高升...哎哟,如今是新平公了,唉,他定下的规矩,慢慢就被人改了,好好的食堂,也渐渐不像样了。”
胡炜一边吃,一边听赵三抱怨。
当年,李笠管着东冶,因为建康刚经历侯景之乱,民生凋零,于是李笠对外招工,让建康百姓有机会靠做工养家糊口。
与此同时,还办“食堂”,提供地方,让小贩们可以摆食摊,服务东冶工人的同时,自己也能养家糊口。
这食堂办得不错,无论是小商贩还是工人,以及附近百姓,都获得了实惠。
许多人正是靠着东冶食堂里便宜实惠的两餐,得以和家人渡过那段艰难的日子。
但随着李笠离任,人气兴旺的食堂成了胥吏们眼中的肥肉,越来越多的人向东冶食堂伸手。
先是提高摊位租金,然后增加各种检查,以此为由头对摊贩进行‘处罚’,渐渐地,开始有人向摊贩勒索,或者索要‘茶水钱’。
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,租金继续提高,而想要租摊位的人,还得给主管的吏员‘意思意思’。
收“意思意思”的吏员,也越来越多。
这些人,未必能让摊贩租到摊位,却一定能让商贩租不到摊位,所以,不堪重负的小贩们,渐渐被迫离开食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