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醇的酒品不怎么样,做?却很是雷厉风行。
在外人没怎么察觉到的情况下,筹备委员会就发布了公告,宣布同时提名杨锐和蒋策为gp委员会的委员。
要是在二三十年后,这样的公告说不定就会激起轩然大波——当然,实际发生的概率也很小,谁又在乎此等没营养的科技新闻,科研界**也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不过,在80年代,发出这样的公告实在是一丁点的风险都没有。变革中的中国,冠以改革名义的权且实在是太多了,何况筹备委员会做出的公告,表面上开起来,还很是大义凛然。
增加了一个候选人,怎么想都是一个更民主化的进程嘛。
唯一不爽的,就是梁策本人了。
相比否掉杨锐,一并保护自己的方式,直接与杨锐进行竞争,令他和蒋同化的工作量大增。
投票可是实名进行的,如果梁策要求否掉杨锐,他只需要动员五个人,就像是蒋同化当日进行的那样,其五人再投一次“不同意”就行了。
同样的,如果梁策希望自己投票通过,他也可以一一游说所有被提名人,在实名投票的情况下,大家估计还是会考虑到得罪梁家的风险,而得罪杨锐的风险,则全部由投否决票的五个人所承担了。
然而,当两个步骤变成一个步骤以后,情况却发生了变化。
否定的流程没有了,梁策也就不能以五人的小代价,解决杨锐。投票赞同,也从是否赞同梁策或者杨锐加入,变成了投票选择,即是赞同梁策,还是赞同杨锐。
同样是在实名投票的背景下,这样的选择题却不好做了。
因为原本只需要考虑“还是不要得罪梁家”的学者,现在要在考虑得罪梁家还是得罪杨锐之间做选择。
梁策虽然自信,可杨锐的潜能也是他不得不多加注意的。
要求学者们得罪杨锐,自然比单纯的支持自己,要付出更多的代价。
甚至于,梁策午夜梦回,让自己在这两难决定中做选择,都不止一次的考虑到了杨锐。
杨锐已经拿到了诺贝尔奖提名,尽管不确定他是否能拿到诺贝尔奖,又或者什么时候能拿到,但就他目前的成就来说,杨锐不仅有资格进入gp委员会,而且会在未来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,而这种话语权,不是梁策或者梁家所能侵蚀的,更不是阻止他进入一个委员会所能终结的。
既如此,得罪杨锐,又是何等的不智?
梁策终于有一些后悔加入了这场对决,但更多的,是他对蒋同化的愤怒——这场对决是蒋同化挑起的,可蒋同化,并没有将他保送上垒。